历史上的钩弋夫人
钩弋夫人名赵氏,河间人也。得幸武帝,生子一人,昭帝是也。武帝年七十,乃生昭帝。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 ●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(?--前89年),西汉武垣县(今河间县行别营村)人。 汉武帝刘彻巡狩,路过河间。观天相、占卜吉凶的侍从对武帝刘彻说此地肯定有奇女,武帝立即下诏寻找。 果然如侍者所言,一会儿的功夫,随行官员就找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,据说此女天生双手握成拳状,虽年已十多余,但依然不能伸开。武帝唤此女过来,见其双手果真是紧握拳状,武帝伸出双手将这女子手轻轻一掰,少女的手便被分开,在手掌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玉钩。随后,武帝命人将此女扶入随行的轺车,将其带回皇宫,号为“拳夫人”,此女便是赵氏。赵氏的父亲犯法被处以宫刑,做了宦官,任中黄门,死于长安,葬于雍门。 《汉书·外戚传》:孝武钩弋赵婕妤,昭帝母也,家在河间。武帝巡狩过河间,望气者言此有奇女,天子亟使使召之。既至,女两手皆拳,上自披之,手即时伸。由是得幸,号曰拳夫人。先是,其父坐法宫刑,为中黄门,死长安,葬雍门。 拳夫人进为婕妤,居钩弋宫。大有宠,太始三年生昭帝,号钩弋子。任身十四月乃生,上曰:“闻昔尧十四月而生,今钩弋亦然。”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。 拳夫人后晋升为婕妤,居住于钩弋宫,也称钩弋夫人或赵婕妤。太始三年(前94年),生子,取名弗陵,号钩弋子,即为汉昭帝。据说弗陵和上古尧帝一样是怀胎十四月而生,于是称其所生之门为尧母门。 征和二年(前91年),发生了著名的“巫蛊之祸”。皇后卫子夫、太子刘据因受苏文、江充、韩说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自杀,太子和皇后之位空置,燕王刘旦上书,愿意交还封国,在宫中担当值宿护卫,也就是委婉地说想当太子,武帝大怒,杀了使者。 征和四年(前89年),武帝在甘泉宫让人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见大臣的图,并赐给奉车都尉霍光,数日之后武帝斥责钩弋,命人将其送入掖庭狱,后钩弋夫人死于云阳宫。其原因是因为武帝担心自己死后将再次形成“母壮子幼”的局面,继承人刘弗陵的统治将被其母控制(武帝长期被其祖母及母亲掣肘),而且钩弋夫人年纪尚小,肯定会与其他男人苟合。 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上居甘泉宫,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。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。后数日,帝谴责钩弋夫人。夫人脱簪珥叩头。帝曰:“引持去,送掖庭狱!”夫人还顾,帝曰:“趣行,女不得活!”夫人死云阳宫。时暴风扬尘,百姓感伤。使者夜持棺往葬之,封识其处。 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其后帝闲居,问左右曰:“人言云何?”左右对曰:“人言且立其子,何去其母乎?”帝曰:“然。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。往古国家所以乱也,由主少母壮也。女主独居骄蹇,淫乱自恣,莫能禁也。女不闻吕后邪?” 后元二年(前87),武帝刘彻驾崩,年仅八岁的弗陵即位,是为汉昭帝。 刘弗陵即位后,追尊生母赵氏为皇太后,并将赵氏所葬之处“云阳”称为“云陵”。而且将赵氏的父亲赵公尊为“顺成侯”。追封钩弋夫人为皇太后,修云陵(甘泉南,后称女陵)重葬,拨三千户居护陵墓。 《汉书·外戚传》:昭帝即位,追尊钩弋婕妤为皇太后,发卒二万人起云陵,邑三千户。追尊外祖赵父为顺成侯,诏右扶风置园邑二百家,长丞奉守如法。顺成侯有姊君姁,赐钱二百万,奴婢第宅以充实焉。诸昆弟各以亲疏受赏赐。赵氏无在位者,唯赵父追封。